按照《全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工作方案》部署安排,目前,全区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正有序开展第一阶段工作,聚焦企业自查自改、监管执法培训、帮扶指导等重点任务,推进专项行动走深走实。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开设专栏推出系列报道,旨在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全区重大事故隐患得到及时有效排查整治。
广西消防救援总队:“三个坚持”扎实推进
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全区部署开展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后,广西消防救援总队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迅速行动、聚焦问题、靶向施策,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一、坚持统筹推进,狠抓责任落实。7月14日,自治区消安委组织召开2023年上半年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会议对2023年上半年火灾形势和消防工作情况进行通报。自治区消安委副主任、广西消防救援总队郑西总队长结合近期典型火灾案例和当前火灾形势,分析做好行业消防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职,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自治区教育、公安、民政、住建、文旅、卫健等6个厅局分别就上半年本行业消防监管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并介绍了校外培训机构、公安派出所、民政服务机构、建筑工程消防审查验收、经营性自建房、物业服务企业、旅游景点、旅游民宿和医疗卫生机构等方面的消防安全经验做法。
二、坚持突出重点,谋求治理突破。通过研判我区火灾多发领域和突出问题教训,总队部署开展“消防综合监管规范年”、消防监管“提质增效年”、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年”、基层消防力量建设“改革攻坚提升年”以及物业服务企业消防管理规范化建设等系列行动,通过《广西日报》对被自治区政府挂牌督办的22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和21处区域性火灾隐患进行媒体曝光,指导各地采取针对性整治措施。结合当前专项行动阶段性任务目标,总队在防城港市举办全区防火监督岗位业务工作巩固提升培训班,聚焦高风险领域和高危险场所,邀请行业部门业务负责人进行精准授课,在学习中交流经验,拓展综合监管思路,切实推进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坚持标本兼治,提升整治质效。总队指导各地研判风险隐患,提请当地政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专家走进企业开展帮扶指导,建立本区域重大风险隐患问题数据库,完善督查考核机制,督促相关部门在规划编制、项目投入等初始环节把好安全关;联合住建厅建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的会商督导机制,定期开展座谈沟通;与应急管理厅深化“消地协作”机制,持续开展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专项检查督导。深化施行“街长制”、自建房“楼长制”、农村消防“五有”等工作机制,推广“一队一站”的基层消防监管模式,将消防工作融入“多网合一”的综合网格管理,延伸到村屯、社区等基层最末端,强力打通消防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围绕“四个聚焦”
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集中攻坚活动
专项整治行动以来,自治区交通运输行业聚焦薄弱环节、落实安全责任,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解决实际问题,全力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一、聚焦行业薄弱环节,强化制度保障。成立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制发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和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整治集中攻坚“两方案”,统筹专项整治行动。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围绕7个重点领域,细化38个重大事故隐患标准,聚焦18项主要任务,采取交叉检查、专项行动、帮扶指导等措施,在专项整治行动基础上深入开展公路水运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整治集中攻坚行动,集中攻坚一批长期性、反复性、根源性顽瘴痼疾,推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二、聚焦事故多发领域,强化安全监管。全力推进“平安货运”专项整治工作,加强道路运输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快推动客货运车辆安装使用智能安防设备,最大限度遏制道路运输行车事故发生。截至7月21日,共核查普货运输企业及个体业户2.19万户(其中整改2188户),核查货车数量3.74万辆(其中整改4285辆、注销1553辆),立案查处1429起,罚款金额789.61万元。新增安装智能安防设备的车辆2000辆,在岗驾驶员安全驾驶和应急处置能力专项培训1781场。
三、聚焦道路交通设施,强化安全提升。成立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工作专班并实体化运作,摸排梳理交通运输行业在役和在建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汛期安全防护。全力推进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重点路段安全防护设施提升,健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动态排查治理机制。截至目前,已完成村道安防326公里,完成年度任务的17.2%;完成危桥改造40座,完成年度任务的30.8%。组织完成南宁绕城高速等38个高速公路路段共计1703公里路段的评估和设计文件评审工作,并督促运营公司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尽快完成相关工作,全面推进高速公路安全防护设施提升工程。
四、聚焦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监管。结合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每周二定期开展执法队伍轮训全覆盖,累计开展线上交通运输执法培训13期,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素质、执法能力和水平。建立执法检查预备会制度和“五个一”制度(即“一检查、一报告、一反馈、一总结、一归档”),执法检查出发前召集执法人员对执法检查表、企业基本情况等进行学习及研究分析,坚持执法与指导服务相结合,加强精准执法,确保执法检查提质增效。截至目前,交通运输行业排查发现各类隐患712个(其中重大事故隐患20个),整治完成657个,行政处罚337次,罚款248.35万元,帮扶指导重点县(市、区)36次,帮扶指导重点企业77家次,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一案双罚”2次,曝光、约谈联合惩戒企业74家,公布典型执法案例3个。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三坚持三着力”
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按照全区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统一部署,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及时动员,认真部署,定期调度,紧密结合市场监管领域实际,扎实推进工作,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坚持高位推进,着力帮扶防范化解重大事故安全隐患。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分别带队以“四不两直”方式进行明查暗访,督导企业主体责任、属地责任、行业监管责任的落实,坚决堵漏洞、除隐患、促整改。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局领导带队到企业检查会诊8次,检查抽查企业(单位)83家;累计帮扶指导设区市5个、县3个,检查、帮扶企业74家次,帮扶指导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范围内产品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进行生产,推动全区442家生产企业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3588张,获证产品主要有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机动车辆、安全玻璃、信息技术设备等16类产品;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明察暗访91人次,发现问题25个,整改问题25个。
二、坚持“科技兴安”,着力提升智慧监管水平。一是全面推进特种设备赋码工作。全区已赋码特种设备6.26万台,有效解决基层设备监管底数不清、数量不明、数据不通等突出问题;推进省、市、县、所运用现场检查APP等信息化软件实现扫码管理,实现精准监管,提高监管效能。二是全面推进智慧监管运用。对现有监管平台和无纸化维保平台等功能平台进行使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升级优化。通过监管平台开展特种设备超期未检整治,预警并处理了超期未检数据一万余条,极大提升了整治效率。三是加强执法电子化。推广市、县、所监管人员运用现场执法检查APP,实现全程信息化监管。上半年累计检查录入4252次,发现隐患2113条,下达指令书646份。四是加强气瓶溯源管理。在推动液化石油气充装企业全部完成自建追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工业氧气瓶追溯建设,目前已推进60家在用氧气充装企业完成与监管平台数据对接,全区在用氧气充装企业追溯完成率已达到100%。五是科技赋能应急处置。进一步加快推进“96111”电梯应急救援建设工作,全区14个市建成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到达救援现场平均时间为15分钟(国家刚性要求30分钟)。六是推动作业人员监管电子化。完成自治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移动执法助手APP建设,实现对全区33.86万作业人员准入、考试及从业单位绑定全程电子化监管。
三、坚持备豫不虞,着力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选派20人参加市场监管总局5个批次的特种设备安全培训,组织全区154名监察人员参加总局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A证培训和考核。截至目前,全区A证人员已达52名,较去年增长了272%,平均万台设备持A证1.44人,比市场监管总局指标要求(每万台设备配1名A证人员)高出44%;组织开展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压力容器、电梯等各类特种设备应急演练19次。
自治区林业局:充分发挥专家支撑作用
推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走深走实
自治区林业局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生命重于泰山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张国清副总理提出的“两个如何提高”要求,着眼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主线,安排专项经费,委托安全生产专家,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企业,摸底数、查实情、搞宣教、强帮扶、抓规范、促整改,全力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走深走实。
一、充分发挥专家“宣传员”作用,强化宣传教育。针对部分基层单位依法履职意识不强、对专项行动重视不够、安全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发挥安全生产专家优势,坚持“线上+线下”“集中宣讲+精准宣传”相结合,通过云课堂、座谈会、警示教育、实地走访等形式,广泛开展阵地宣讲和上门服务,全面宣讲安全生产法、十五条硬措施等内容,详细解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方案,讲深讲透,剖析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自治区林业局组织集中宣讲3场,4000多人参与;先后下沉13家区直林场、30家林业行业企业开展宣讲服务,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和企业不断强化安全理念,理解把握专项行动重要意义和本质要求,全面提升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的责任感紧迫感。
二、充分发挥专家“指导员”作用,强化培训指导。针对基层林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水平不高等问题,发挥安全生产专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重优势,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覆盖的安全素质提升行动。6月份以来,密集选派4名局负责安全生产业务的骨干和14个设区市林业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参加国家组织的脱产培训,提高思维层次,拓宽工作思路。举办全区林业系统安全生产和森林防火业务培训班,邀请国家局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业内专家和区内安全生产专家进行授课辅导,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展示、答疑解惑等形式,培训市、县林业主管部门和直属单位、重点企业安全生产业务骨干300多名,不断提升安全监管意识和业务水平。组织专家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加强与基层林业部门、乡镇、企业的衔接,打通安全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到重点企业开展“诊断式、规范化、高质量”的业务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建立一企一档,持续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三、充分发挥专家“督查员”作用,强化督导检查。充分发挥专家团队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助力作用,针对企业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的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检查,通过找企业主要负责人谈话了解、查阅台账、现场检查、反馈交流等方式,逐单位出具检查报告、列出问题清单、提出整改意见,全面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推动实现全方位、全周期、全过程安全管理闭环,落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先后派出专家50多人次,到30家重点林业企业和区直国有林场开展帮扶指导,排查出重大安全隐患13处,一般安全隐患203处,帮扶指导自治区挂牌督办的3个存在重大消防隐患的木材加工企业深入推进整改,整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深入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排查森林火灾隐患1605处,发放整改通知书143份,查处林业火灾行政案件170起,处罚118人,罚款9.34万元,教育、劝导582人,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实现了全区森林火灾次数、受害面积双下降,牢牢守住了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底线。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