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应急管理局在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中,主动向钦南区委、区政府建议把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应急值守保障中心)划入钦南区应急管理局,直接由该局统一管理、统一指挥调度,使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更加迅速及时,为钦南区做好抢大险、救大灾工作夯实基础。
敢于担当主动破题
钦南区应急管理局于2019年3月组建,人员构成包括钦南区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员及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区水利局、区林业局等部门单位的部分人员,全局只有14人。机构改革后,钦南区把森林防灭火指挥部、防汛抗旱指挥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地震应急救援指挥部4个指挥部和减灾委员会、应急管理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3个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钦南区应急管理局,具体负责指挥、协调、处置相关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以及协调安全生产监管日常工作。
从2019年4月开始,钦南区应急管理局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制度。当时,钦南区应急管理局面临无信息来源、无前突车辆、无专业人才、无救援队伍和装备的“四无”局面,严重影响了应急管理日常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安全生产事故信息来源渠道不畅,预警预报不及时,无法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做好辖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守夜人”,减少财政支出和值班人员重复,避免值守资源浪费,确保应急指挥严谨高效,突发事件信息报送顺畅,钦南区应急管理局局长甲忠好向区委、区政府请示,建议将钦南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划入该局管理,负责全区24小时应急值守工作,保证信息传达及时准确,便于统一指挥。
值守“换位”处置有力
2020年1月1日,钦南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划入钦南区应急管理局,直接由该局统一管理指挥,研判处理全区各类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同时,该局还可以根据突发事件应对需要,协调调动区应急委成员单位及突发事件属地党委、政府参与处置工作,协助区委、区政府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做好各项重大活动应急指挥调度保障。
“以前,辖区发生突发事件时,总值班室接到相关部门上报的突发信息后,才把信息转到我们应急管理局,这就使得我们对信息的处理出现滞后,不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及时处置。”甲忠好说。
钦南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划入区应急管理局以后,该局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并掌握全区各类突发事件信息,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第一时间向区安委会成员相关单位转达事故信息,第一时间组织队伍开展应急事故处置救援,为钦南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10月上旬,受今年第17号“狮子山”台风影响,钦南区接连几天暴雨,防汛形势紧张。10月10日22时35分,钦南区应急管理局总值班室接到报告称,该区久隆镇新民塘村一辆小汽车掉入水沟,车上载有5人。接报后,该局立即启动相关预案,调动钦南区消防救援大队、蓝天救援队、区派出所、区卫生院等部门单位的相关人员参与救援,在较短时间内妥善处置了这起突发事件。
优化配置提高效率
钦南区委、区政府总值班室划入区应急管理局以前,总值班室每年财政预算要20多万元,钦南区应急管理局24小时值班值守财政预算也要19.6万元。两个部门一年的财政经费超过39.6万元,造成部门职能和人员重复。总值班室划入钦南区应急管理局后,钦南区每年可节约财政经费20多万元。
钦南区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经过充分考察,结合单位实际,对内部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应急管理局人员不足、总体人员年龄偏大、战斗能力不足等问题,避免了人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浪费,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以最快的速度救援,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始终是我们的宗旨和前进动力。”甲忠好说。(蒙志献)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