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应急管理局迅速动员部署、主动担当作为,第一时间进入应急状态,牢固树立疫情防控和安全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思想,结合片区高危企业多、24小时连续生产不间歇的特点,创新实施“三稳七步”法,统筹做好片区企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疫情封控期间片区危化企业实现产值30.45亿元,切实做到了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经济发展“三不误、三促进”,助力片区一季度经济发展“开门稳”、“开门红”,为实现工管委提出的“疫情防得住、企业不停产、口岸不停摆”目标贡献了应急力量。
抓三稳,稳住安全生产核心和关键
1、稳重点岗位人员
要求企业负责人24小时在岗带班值班,主要管理人员24小时驻厂。对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人员,确实因疫情原因不能到岗履职的实行AB角制度,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另行指定符合条件人员履行包保职责,确保重大危险源有人管、管得住。对危险化工工艺操作等特种作业岗位人员,企业要想尽一切办法组织其进厂留守,确保维持企业正常运行最低人员配置,实在人手不足的要调整生产运行方式和规模以适配现有驻厂人员,严禁安排无操作资格人员顶替上岗。
2、稳工艺技术指标和设备运行
要求企业尽可能保持各项工艺技术指标平稳,原则上不做重大变更,因生产需要确实要变更的严格履行变更管理制度,进行充分安全认证并经主要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变更。加强运行设备巡查点检和备用设备维护保养,重要设备原则上不做备转运调整,确需调整的做好调整方案并由主要负责人签发。
3、稳特殊作业及检维修管控
按照能不动就不动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动火等特殊作业及检维修作业。针对特殊作业实施提级管理,禁止实施特级动火等高危作业,同时确保特殊作业的审批环节不能少、作业过程监护人员不能缺位。
“七步”走,走稳疫情期间生产安全路
1、迅速组织企业人员进厂
在得知钦州市发现新冠阳性病例后,第一时间通知企业启动预案,迅速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和运行人员进厂。3月13日,包括中石油广西石化、华谊能化在内的所有危化企业主要负责人及重要管理人员、关键操作岗位人员基本上全部进厂到位。
2、摸清底数制定应急措施
疫情暴发初期,考虑到疫情的复杂性、影响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石化企业需要连续生产、关键岗位人员不可空缺的特殊性,该局迅速组织对企业厂内住宿、倒班周转需要人数、红黄码情况、在钦不能返港人数、关键岗位人员缺位情况、原料库存、产品储存、后勤保障能力等情况以及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摸排,摸清了27家石化企业疫情管控需求信息,形成了清单,汇总上报了30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指导企业制定相应应急措施。
3、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一企一策”做好疫情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方案。按照“一企一策”原则,该局组织人员深入企业,指导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制定本单位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方案。要求企业一是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做好人员管控,配合好核酸检测工作,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二是按照“三稳”原则确保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落实到位、关键操作岗位人员到位、特殊作业和检维修管控到位,保持工艺指标和设备运行稳定,并提前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措施以及应急预案。三是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严禁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强行生产,绝不能带“病”运行。四是不放松疫情期间对承包商的管理,确保不扎堆作业。据统计,该局共出动26人次,指导企业24家次,疫情期间石化企业共计1049人驻厂办公,确保了本次疫情期间石化企业零伤害、零事故和零疫情感染。
4、送检上门,减少企业人员流动交叉感染风险
片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初期,在疫情防控指挥部未全面要求“网格隔控、精准治控、溯源查控”前,该局考虑到企业员工多,分散到社区检测点做检测存在较大的交叉感染风险,对于员工人数达500人以上的华谊能化、中石油广西石化等企业,积极向防控办争取在企业内设置检测点;对于人数未达到500人的危化企业,采取就近联合设点、送检上门的模式。派员到企业现场指导核酸检测场地布置,及时培训企业员工熟悉信息录入,协调安排好到企业的检测次序,确保企业检测点与检测点之间无缝衔接。片区全面启动分网格管控后,有序组织企业分时段、分批次到网格监测点开展核酸检测,同时鼓励企业派出有经验的志愿者到抗疫前线支援。组织核酸检测期间,该局出动人员205人次,设立了7个企业流动监测点,协调企业派出志愿者450人次,组织危化企业开展核酸检测62306人次,及时解决了企业核酸检测外出不方便、耗时长的问题。
5、协调重点岗位员工返港返岗
为保障企业员工正常轮班轮休,确保重点岗位人员不缺位,稳定企业生产队伍,该局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协调企业采用“点对点”专车接送的方式在片区内接运员工上下班,同时积极与市防控指挥部对接,协调解决企业关键岗位和特种作业人员返岗400余人次,协调转码500余人次,确保企业在片区封控状态下人员能满足生产要求,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生产运营队伍稳定。
6、规范危险化学品运输流程确保企业原料和产品进出顺畅
鉴于石化企业生产原料及产品罐区的容量有限以及危化企业生产不能中断的现实性,同时考虑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按照普通货运车辆集中等待会增加爆炸中毒风险和到企业后必须要司机下车连接装卸装置的特殊性,该局积极与疫情防控指挥部、交警部门联系,明确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进出片区安全管控要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企业主体责任,按照“谁用车谁负责”的原则,对需进出钦州港片区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由用车企业通过提前向交警部门报备,运输车辆进入钦州港片区卡口时凭用车企业报备单以及司乘人员健康码、行程码、24小时核酸阴性报告等材料,经卡口值班人员核对后在驾驶室外贴上封条,到达目的地后由企业启封等全过程严密管控的方式,实现了“点对点”运输,有效保证运输人员不中途下车、不近距离接触、物品不交叉感染。防控期间共协调进出片区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共计4877辆次。
7、畅通渠道解难题
为切实解决疫情期间“见面机会少、办事不方便”的现实困难,该局建立了“明确分工、专人对接、统一汇总、及时上报”的疫情防控沟通机制。疫情防控通知、共性问题统一渠道传达、解答。个性问题由企业对口联系人分别收集,全局汇总后及时上报,同时积极协调相关单位,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累计为企业解决了115个问题,及时为企业协调解决2批次防疫物资运送进片区,并调配N95口罩、防护服等物资支援重点企业。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