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现场。
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会同市县有关部门组织国内专业搜救团队,经过18天的搜救,10月25日18时33分成功将在九顿天窗潜水时遇难的潜水界知名人士韩颋遗体打捞上岸。
10月7日20时许,杭州蓝旗潜水服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股东韩颋等6人来到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九顿天窗澄江河源头潜水。按照计划,韩颋将下潜120米,其他5人在岸边接应;但直到10月8日11时,队友仍未发现韩颋上岸,于是电话报警。
事情发生后,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批示开展科学搜救,避免次生事故。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立即进行部署,并派出工作组赶赴都安县协调开展搜救工作。
为做好科学搜救工作,区市县三级联合成立应急救援工作组进行现场救援指挥。
第一时间联系天津厂家调运水下无人机到事件现场,深入洞穴搜寻失联人员。
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充分论证、科学制定潜水搜救方案,在确保搜救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搜救工作。
做好现场管控、后勤保障及应急资源调配等工作,保障搜救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与此同时,及时发布搜救进展情况,回应社会关切。考虑到洞潜的高度危险性,耐心做好家属思想工作,防止私下搜救。
10月11日12时许,经过水下救援机器人搜寻,在水下约113米处发现一具遗体,通过机器人回传图像经现场家属初步确认为失联的韩颋。但由于水下地形复杂,加上遗体(包括随身装备)较重,机器人无法直接救援。经现场专家团队综合研判并与韩颋家属商量,决定采取水下接力的方式开展遗体打捞,并协调国内具备120米深潜能力的潜水员参与打捞。
10月13日至14日,针对复杂的现场搜救状况,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会同市县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团队进一步制定完善遗体打捞方案,最大限度地确保潜水作业人员安全,把风险降到最低,并协调调动打捞所需装备、设备、人员和物资,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10月15日下午,在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等部门组织下,潜水团队按照遗体打捞方案开展打捞预演和总结评估。经综合研判,水下情况的复杂程度超过预期,以当前的潜水团队和打捞方案开展打捞工作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于是决定放弃此前制定的自由潜水式打捞方案。
科学调度。
10月16日至19日,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会同市县有关部门继续做好保障工作,并组织相关专家研判评估,认为九顿天窗水下情况复杂、遗体位置太深,开展管道供气式潜水打捞工作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在做好家属工作后,联合工作组最终决定,由县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和打捞设备,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打捞遗体,尽量减少对遗体的损伤。
为确保打捞人员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事故,10月20日至25日,现场专家和打捞团队先后制定3套方案,并逐一评估论证,最终决定采用2台水下机器人分别从北洞和南洞下水协同作业的方式进行打捞。经过充分准备、多次预演和方案修正,打捞团队于10月25日18时33分通过水下智能机器人将遗体打捞上岸,相关善后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