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简体版|繁体版| 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应急科普

警惕假冒消防员!

2025-03-10 18:08     来源:浙江消防、湖南消防、湖北消防、九龙坡消防、北京消防、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等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消防部门接到多个学校电话,称有人以消防宣传人员名义,添加学校负责人微信,要求学校组织开展线上“开学第一课”,发送通知要求学生家长观看直播。

好在学校及时察觉不对劲,第一时间联系消防部门求证。经核实,消防部门并未组织开展此类消防培训,皆为骗局!

相关案例

近年来,冒充消防救援人员进行诈骗的案例层出不穷。

去年9月,浙江温州一男子身穿“消防制服”,明目张胆地在当地社区开展起了消防培训,男子先以消防检查、设施检测、宣传培训等服务为借口,在骗取社区信任后,趁热打铁引导社区工作人员购买其天价消防产品。经核实,确认该男子为假冒消防员。

去年8月,湖南益阳民警在开展日常街面巡逻时,发现两名身穿“蓝色制服”的可疑男子,正佩戴“红色袖章”对沿街商铺的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同时推销消防器材。经查,确认两人为假冒消防员。据了解,在短短半天时间内就已有10余家商铺购买两人售卖的伪劣消防器材。因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二人被依法刑事拘留。

去年1月,湖北鄂州消防部门接到社会单位反映称,有不法分子打着消防支队的旗号,给单位相关公职人员群发短信、拨打电话,谎称自己是消防支队的杨处长,有工程需要帮忙介绍施工方,经查该男子为假冒消防员。

2023年12月,重庆九龙坡一家舞厅的经营者向九龙坡区消防救援支队打来求助电话,称疑似遭遇假冒消防员实施诈骗。经查,该假冒消防员以“检查消防安全”为由骗取2500元现金,被公安机关治安拘留。

普法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一条: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

在此提醒大家:

1.消防部门面向社会单位的消防教育培训均为免费,不存在任何收费项目。

2.消防部门不会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单位或个人推销消防产品、招揽工程、推介项目以及采购生活用品。

3.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在给予单位或个人罚款的行政处罚时,会制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和《罚款缴纳通知书》,罚金绝不会通过转账等方式汇入个人账户。

一起来看看骗子都有哪些套路

套路一:劣质产品,高价推销

一些不法分子盗版了各类消防书籍、图册和音像制品等,他们物色联络员,派驻到全国各地,以诈骗手段高价推销这些劣质产品。

套路二:假装检查,收取罚款

不法分子学习消防专业术语并制作可信度强、仿真度高的假证件、假文件,冒充执法人员对单位或场所进行强行检查,然后以场所存在火灾隐患为由,进行高额罚款,一旦收取罚款后就逃之夭夭。
套路三:上门检查,强行推销

不法分子冒充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到各单位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检查结果往往是以灭火器、烟感报警器等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损坏为由,推销不合格消防产品,进而从中获利。
套路四:发布通知,骗培训费

传真至单位带有消防部门公章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企业单位进行新的消防安全条例培训,并将培训费存入私人银行账号。
套路五:征收押金,允诺退款

打着“消防安全防火”等旗号,到处征收“押金”,并声称只要在一定时间段不发生任何消防安全事故就能全额退款。

套路六:“免费”培训,推销低质伪劣消防器材

打着防火中心、消防宣传中心等旗号,主动联系单位,免费讲授消防知识,当讲座结束后,他们会拿出一些低质伪劣的消防器材,高价进行推销。
套路七:便衣督察,上门恐吓

假冒上级消防执法人员,自称便衣督察,以恐吓、威胁、举报等手段推销消防产品,承接消防工程。
套路八:电话威胁,推销器材

不法分子在对企业进行电话营销的过程中,自称是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强行向各企事业单位推销培训书籍及消防器材。一旦企业提出异议,他们则以消防审批、验收不合格等理由相威胁,迫使企业或单位就范。

如果自己无法辨别对方身份的真假,可以主动联系辖区消防部门,真假一问便知,若发现为假冒者,注意收集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请大家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捂好钱袋子,谨防上当受骗!同时,也再三提醒:消防部门从不售卖消防器材!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按回车键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Shift + 1键打开导盲模式。